苹果树腐烂病菌除已知经树皮伤口侵入外,并能经枝条叶痕、果柄痕和皮孔侵入。从3月至11月陆续发生侵染,其间侵染最多的时间,集中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。
腐烂病菌侵染过程具潜伏侵染特点,倘侵染点周围组织健康,病菌侵入后,不能立即扩展,而在侵染点潜伏,致树体带菌而不发病;遇侵染点周围组织死亡,环境条件适宜,寄主抵抗力衰弱时,先在死组织中生长,进而侵袭树皮健康组织,导致苹果树发病。
从田间采集苹果枝条,人为冻伤,诱导发病,检查带菌情况。当年抽生的新梢,长到8月,即可检出潜伏病菌,枝条带菌率随枝龄增大而增高。果台上的果柄痕,带菌率约40%,二年枝叶痕带菌率约20%,皮孔带菌率约5%。田间外观无病的苹果树,普遍带有潜伏病菌。
潜伏病菌扩展致病,与树皮组织的状况有密切联系。苹果树随着树龄增长、枝干加粗和枝围扩展,树皮组织发生变化,形成落皮层。落皮层逐渐死亡、失水、干枯,即为枝干表面的干皮翘皮。当落皮层组织已完全死亡而尚未失水变干时,成为腐烂病菌的生长基物。树皮上的潜伏病菌在这些部位活动,发生病变,随引起树体发病。苹果大树,在6-8月形成落皮层,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,8-9月间发病陆续增多。夏秋季果树生长期发病,病变多局限于树皮落皮层,沿树皮表层缓慢扩展,成为表面溃疡,有的局部蔓延较深。表面溃疡失水塌陷,容易和干枯树皮混淆。落皮层干翘后,发病停顿。
晚秋初冬,表面溃疡中菌丝侵入树皮健康组织,病变向深层蔓延;同时,树皮表面定殖的腐烂病菌活动,引起发病,形成小溃疡,发病逐渐增多。冬春季苹果树休眠期,进入腐烂病发生和扩展盛期。北方寒冷地方,严冬发病降低谷,早春,发病激增,为害加剧。晚春,苹果树进入生长期,抗扩展能力增强,发病盛期结束。苹果树腐烂病一轮发病过程,跨两个年度。